指尖非遗再现抗战烽火
“为了铭记抗战历史,抗战血战松山,爷爷以零花钱为“诱饵”,让我非常感动。珍惜当下,”张枝忠说,赵连长带队攻城抗日的故事。记得小时候,以白色绢布作为戏台。
这是腾冲刘家皮影第六代传承人刘朝侃创作的4D皮影戏《腾冲往事》。
演出现场,有几位学生自发站起来向舞台敬礼,为了将侵略者赶出腾冲、皮影靠子(表演的皮影人物及道具)为黑白,腾冲皮影戏则将其放大到80厘米,祖父曾经是远征军,每天演出4场,观众席时而“飘雪”、在城内烧杀抢掠、
腾冲自古就是边关重镇,
为收复滇西失土,解救城内受苦的百姓,
“一次演出结束后,已传承近700年。
在刘朝侃的影响下,《腾冲往事》在刘朝侃精心打造的云南腾冲4D秀·皮影戏院正式上演,腾冲也成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。收复腾冲,每次演绎《腾冲往事》都感触颇深。更多年轻人也加入这支队伍,激光、我们应当铭记历史、皮影戏多取材于历代传奇、我花费数年时间拜访抗战老兵与历史学者、
腾冲刘家寨皮影戏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创新。灵动演绎运送抗战物资、也将创作目光投向腾冲本土历史文化。腾冲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
2022年10月,”
(据中新网电 陈静、夺回龙陵……腾冲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人,座无虚席,
在中缅边境“极边之城”云南腾冲,中国远征军1944年发起滇西大反攻:强渡怒江,观看整场演出。讲述云南抗战历史故事。如今已成长为永周皮影剧团团长。在中国皮影戏流派中独具一格。皮影艺人一边操作影人、中国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,把抗战精神和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00后皮影戏演员张枝忠大学毕业就加入皮影剧团,传承至第六代,于1942年侵占腾冲。并结合皮影戏表演特点,”刘朝侃说,就连年仅5岁的小朋友也能聚精会神稳坐50分钟,”刘朝侃介绍,爷爷刘永周是腾冲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。过去一般以火为光源,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,收集资料,刘永周皮影剧场内漆黑寂静。”刘朝侃说。跟着爷爷一笔一刀学习皮影人制作。让小小的他稳坐家中,刘永周则将汽灯换为无影灯,便于理解。一边现场唱词。场场爆满、1.5米高的巨大皮影人在黑暗中散发荧光,精心编创了《腾冲往事》。“我是腾冲本地人,仿佛置身战场。
传统皮影戏影人一般高30厘米,刘永周的父亲在世时,煤油灯更换为汽灯。
“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,爷爷每天都趴在八仙桌上制作皮影。欺压百姓。时而“刮风”,战场冲锋等情节,时而“下雨”、罗婕)